最新公告:
当前时间: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工作 > 文明创建

一代廉吏于成龙的“天理良心”——读《于成龙》有感

时间:2017-05-19 08:58:34 作者:李波 点击:

  提起于成龙,山西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不仅仅因为康熙皇帝亲赐“天下廉吏第一”的匾额,还因为于成龙凭着“天理良心”的信念,抑制豪强、消弭盗匪、勤于理政、关心百姓疾苦,获得当时百姓和后世的一致肯定和赞美,这样既有理政之才,又能洁身自好、廉洁奉公的人,在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中少有,即使是在政治清明、社会开放的当下,也是极为珍贵。

  在读《于成龙》时,有个疑问一直萦绕在我心头——于成龙一生奉若神明的“天理良心”到底指什么,竟然有如此大的魔力,让他在人生陷入困境,甚至是在生命朝夕不保,前途一片黑暗当中,激励自己、鼓舞勇气、克服恐惧、排除万难,总在人生紧要关头,指引他把握人生正确航向,直至成就了为万世所敬仰的伟大功业和美名。

  要解开于成龙的“天理良心”之谜,需要通过他的言行和事迹从多方面分析和理解,层层深入,细细探求,然后综合起来,构建出完整、系统的概念。

  首先,要探究于成龙的“天理良心”信念来源于哪里。于成龙生活在明末清初社会大动荡的时代,当时的读书人普通信奉程朱理学,尤其是对明代中期一代理学宗师王阳明的“心学”推崇备至,于成龙也不列外。难能可贵的是,他不唯书,不做书呆子,能够把纷繁复杂的程朱理学和王阳明的“心学”高度概括为“天理良心”,足见其驭繁于简等能力,这为他以后处理复杂繁重的政务提供了保障。

  其次,要思考“天理良心”怎么理解。从字面上理解,大概是认识和把握自然和人类社会运行、发展的规律,按照这个规律培养自己的身心修养,做人做事,实践自己的人生理想与抱负,而且,这个理想必须本着道德良心,符合广大群众意愿与利益。结合于成龙做官前、做官后和晚年权力、荣誉达到人生巅峰时期,三个阶段的不同表现,能够深刻理解于成龙“天理良心”的真谛。

  出仕做官之前的于成龙命运坎坷,自崇祯十二年考中副榜贡生以来,科场屡试不第,壮志难酬。值得一提的是,于成龙在崇祯十二年的乡试中,由于发现考官公然行贿受贿、徇私舞弊,性格耿直、嫉恶如仇的性格再加上信奉“天理良心”的价值观,在考卷上痛陈时弊、直抒胸臆,将考官舞弊之事揭露出来,结果勉强考取了副榜贡生资格。从中可以看出于成龙的“天理良心”,不仅仅停留在知道怎么做是对的,也知道这样做的后果,更为可贵的是勇于践行,不畏强权,不怕打击报复,为了公平正义,为了真理,敢于坚持自己的主张,这一点值得大家学习。

  一个人在一无所有的时候,往往会无所顾忌地追求自己高尚美好的理想信念,但当他拥有一定权力和财富,初心和信念可能会随着自身境遇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新中国第一例因贪腐而被判死刑、执行枪决的人民英雄刘青山和张子善,在国统区天津长期从事危险的地下工作,经受住了重重考验,窃取了敌方军事城防图,为我军顺利解放天津,减少人员损伤,立下了汗马功劳。解放后,他俩分别担任天津市地委书记和行政专员,主政一方本应为人民群众谋福利、办好事,可是,随着自身境遇的巨大改变,自认为在解放战争中为党和人民立过大功,可以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躺在功劳簿上,心安理得地享受权力带来的好处,在纸醉金迷的生活中,逐渐迷失自己,盗窃国家资产,贪污、挥霍人民财富。在事情败露后,一厢情愿的认为,凭借自己为党和人民立下的大功,可以功过相抵、逃脱惩罚。最后,在人民群众的唾骂当中,走上断头台,他从万人敬仰的英雄到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成了反面典型,定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看看于成龙做官后会怎么样,会不会也是这个样子?于成龙在吏部掣签选官之后,来到了广西罗城县,这里气候炎热、少数民族居多、民风彪悍,在古代一直作为流放犯人之地,前任县令一人被杀、一个弃官逃亡,到这里做县令无疑是自寻死路。可是,于成龙没有向困难屈服,在接受任命之前,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他曾向友人表示“我此行决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天理良心四字”。就任罗城县令后,他打击盗匪、收拢百姓、编制保甲制安定民心、发展农业生产和学校教育,使经济落后、社会动乱的罗城县,迅速恢复繁荣,受到当地百姓和上级领导的一致赞扬。后来随着政绩的累积,官职从县令做到两江总督、朝廷一品大员,他坐镇东南,成为满清王朝的中流砥柱。权力越来越大,找他办事的人也越来越多,于成龙没有把权力运用到为自己和家人谋取利益,而是尽心尽力为国家办事,为百姓办好事,改革当时官场的痹症,受到康熙皇帝的多次嘉奖,三次考核被举为“卓异”。从这里,可以看到,于成龙的“天理良心”不仅仅是个人修身、处世之道,更是包涵了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理想,具有积极的出仕入世、解救苍生苦难的宏大志愿,至于个人及家庭祸福荣辱,则看得很轻,只是要家人本分做人,打理好家事。

  贪图金钱物质享受,往往会让人误入歧途,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古往今来,绝大多数贪腐官员都在这一关上,栽了大跟头。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不顾一切的贪图荣誉、名声跟贪图金钱一样,也可以毒害人心人性。“因诗杀人”而恶名千古的宋之问,因为外甥刘希夷的一句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颇有妙处,便想占为己有,刘希夷不从,便叫人将他压死。能写出“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样千古名句的宋之问,绝不是庸碌无能之人,内心对千古美名的欲望,让他失去了理智,做出了杀人夺句的荒唐事。

  晚年的于成龙功成名就。被皇帝破格提拔,三次举为“卓异”,成为天下官吏的楷模,在百姓心中,他是救苦救难的菩萨,为民请命的于青天,侦破疑难案件的神探,清正廉洁的清官。盛名之下的于成龙,能否保持其一贯“天理良心”的价值观,值得观察。在任两江总督期间,由于官场内斗,于成龙提拔重用的人,被皇帝宠信的大臣弹劾,负连带责任的于成龙上书申辩被弹劾内容,处分迟迟不下达,搞得于成龙心烦意乱、心绪不宁。他很爱自己的名节,以前官小,不怕处分,大不了不干回家。现在官至两江总督,一品大员,康熙皇帝多次表彰,群众拥护爱戴的大清官,真要背个处分回家,自己名声扫地不说,还连累家人,甚至是康熙皇帝,内心苦闷的他,又来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好友熊赐履慷慨激昂规劝他:大丈夫勘得透时,虽生死亦不可易,何况其他?此话如醍醐灌顶一般,彻底把于成龙浇醒,所谓“大丈夫勘得透时”,不就是理学家平时所说的“体认天理”?不就是他于成龙信守一生的“不昧天理良心”?于是,他立即醒悟,再拜受教,回到总督署中,安心吃自己的青菜、稀粥,如往常一样处理政务,等待朝廷的处分。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圣贤也不是完人,也有自己软弱的一面,在盛名之下的于成龙有过犹豫、彷徨,在好友的威言棒喝之下,他终于醒悟,自己做官的初心,本不是为了清正廉洁的美名和高官厚禄,而是要实践自己当初立下的“不昧天理良心”誓言。

  至此,我终于明白于成龙的“天理良心”到底是什么。人在穷困潦倒、时运不利时,不悲观、不绝望、不抱怨、不自弃;在遇到伤天害理、不公不义之事,会挺身而出,奋起反抗,伸张正义;在掌握权力,有条件实践人生抱负时,他不忘初心,改革弊政,惩治盗匪,纠正官场歪风,造福地方百姓;在获得国家多次褒奖、民众热烈拥护和赞美后,他没有飘飘然,忘乎所以,依然能够重拾初心,坚定自己“天理良心”的人生信念。我想,这就是我阅读《于成龙传》最大的收获,也是我见贤思齐的人生指南。

 

人教部 李波

  2017年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