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当前时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地勘文化

风雨同舟地质情---2016年水工环中心纪事

时间:2017-01-18 13:44:43 作者:郑立红 点击:

风雨同舟地质情

---2016年水工环中心纪事

 

  光阴如梭,2016年的工作转瞬又成为历史,像无声的符号,记载着时光流转、岁月变迁。回首2016,水工环中心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各项生产任务,且质量、安全事故双为零,为2017年的后续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回首2016年的野外生活,大家每天早出晚归,鞋子磨破了,皮肤晒黑了,双手冻得通红,却没有人轻言放弃。因为看似枯燥的地质生活,也常常会令人热泪盈眶:当我们看到晋东能源项目野外队员在荒野搭起帐篷,看钻、抽水试验,兄弟们咬紧牙关,一切都在凛冽的寒风中进行时;当我们得知队友想回家陪陪卧病在床的母亲,可又无法放下时间紧、任务重的野外工作时;当我们看到新婚燕尔的夫妻分别时眼中写满牵挂与不舍时;当们我听到电话那边,队友的孩子生病,哭着喊爸爸时……我为之动容了。

  也许,正是这样的严寒和艰险,培养了我们不屈不挠的品格,也许,正是这样的不舍和牵挂,练就了我们永不言弃的信念。既然选择了地质行业,那么我们就必须学会坚强,学会忍耐对家人无限的亏欠。我们告别父母,撇下妻儿,在布满荆棘的大山跋山涉水,长期作业,任汗水湿遍全身。辽阔的草原,僻静的村庄,高耸的大山,这些对于旅行者来说美不胜收的地方,我们必须拿出绝对的勇气和恒心来面对,不畏艰险,奋勇向前。

  这就是水工环的地质人,他们用双脚踏遍工作区的每一寸土地,是山西省水文地质的“活地图”。

  他们情洒娘子关,完成山西娘子关泉域1:10万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动态监测、野外、室内资料整理和成果报告、成果图件的编制,为娘子关泉域岩溶水环境问题的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他们踏遍山西六盆地,完成1:25万区域地下水污染调查面积44900 km2,采集地表水、地下水无机和有机样品各550组,获取现场测试数据795组,布置各类调查点2838个,为山西六盆地地下水污染防治、地下水资源保护以及保障饮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他们坚守晋东能源基地,通过对高平、礼义、荫城3个图幅进行资料收集、遥感解译、物探、水文地质钻探、水质化验、同位素测试、抽水试验、地下水动态监测及工程测量等一系列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为晋东能源基地地下水合理利用与保护提供决策。

  他们关注采煤沉陷区,开展山西省6个煤炭集中开采区的资料收集和1:5万环境地质调查补测,完成阳泉矿区西部及中南部1:5万环境地质调查正测及编图,为全省采煤沉陷区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他们心系百姓,走访交口、石楼、垣曲等境内每一个自然村,重点调查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及其隐患的分布状况,划出了地质灾害易发区,初步建立了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和群测群防监测网络,有效地保护了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他们任劳任怨,50多岁的老地质队员,长期坚持在野外,白天现场调查布点,晚上和年轻人一起加班整理资料,通宵达旦是家常便饭。

  他们勤勤恳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2016年共完成4个项目的资料汇交,开展地调局、省厅、局项目15个;另外,编制恢复治理方案1份;技术要求1份;标书12份;立项报告或立项推荐书4份;提交成果报告6份。7个项目(晋祠泉域、浅层地温能适宜区选区调查、采煤沉陷区、神池、岢岚、五寨3个地灾、缺水地区)设计或实施方案通过地调局或厅或实施单位的评审,均为良好;4个项目(娘子关泉域、晋东能源高平县、礼义幅,荫城幅,采煤沉陷区)通过的野外验收,其中,1个良好,3个优秀;6个项目(娘子关,高平县幅、礼义幅,荫城幅,晋东能源项目总报告,采煤沉陷区、编图)通过成果评审,全部被评为优秀。2个项目(晋东能源、垣曲地灾)参加局原始资料展评,并分别荣获一等奖和三等奖。

  这就是我们水工环,一群平凡而又伟大的地质人。我无法估量,这一年的工作,到底需要大家付出多少心血和汗水,我只知道面对工期短、任务重的现实,他们硬是凭着一双踏平坎坷的脚,凭着一双揽尽风霜的手,凭着一颗无所畏惧的心,克服重重困难,捧出一份份优异的地质成果,成为我院水文地质调查的中坚力量。

  曾经,一首《勘探队员之歌》,沸腾了无数中华儿女的热血,唱响了几代地质人的豪迈。我知道,水工环这群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正是我们地质人的一个缩影。广大地质工作者把他们的青春,汗水,甚至生命,都奉献给了祖国的地质事业。

  忆往昔,我们不会忘记,最美地质员魏荣珠六年六次高原行的故事。青藏高原,平均海拔5100米,环境恶劣,被称为“生命禁区”。地质填图时,为了收准收全第一手地质资料,他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攀悬崖、上峭壁,战胜艰难险阻,最终填补了地质空白,为国家西部大开发做出了突出贡献。

  我们不会忘记勘探状元王权奋战青藏高原的故事。为了出色完成任务,他告别家人,毅然闯入无人区,在生与死的考验中,捧出一份份找矿成果;为了提升自己,他一边跋山涉水跑区调,一边埋头攻读专业课;为了不遗漏地质现象,他经常不戴蚊帽,被叮得满脸是包;为了看清楚岩层构造,他多次趴在地上,差点被毒蛇咬伤。

  我们不会忘记,找矿先锋周继华肩负重托,奔赴大西北,穿越“死驴沟”、“鲸鱼梁”的故事;不会忘记他在昆仑山攀登5400米高峰、黑山口脱险的故事;不会忘记他加班加点,著作等身的故事。

  我们不会忘记,野外英雄孙占亮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走过的那段艰苦岁月。30年的地质生涯中,左手腕粉碎性骨折,右脚腓骨骨折、眼睛虹膜发炎,高原缺氧等磨难让他吃尽了苦头,但他没有被困难吓倒,始终怀着崇高的敬业精神,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这就是我们身边的地质人,我们尊敬的地质人。

  生活中,像这样的地质人还有很多。他们没有沉溺于昔日的荣耀,没有惊天动地的伟绩,他们是平凡的工作者,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展现了不平凡的价值,他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用青春、汗水、甚至生命,展现了对祖国的忠诚,对事业的热爱。

  回首2016,作为个人,我们是渺小的,甚至是卑微的,但正因为我们有地质这样一个坚强、温暖、宽容的家,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

  们都不会害怕。

  我很庆幸我的身边有这么多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领导和同事,我很庆幸我能在这样一个团结一致、干劲十足的环境中工作,感谢水工环这个大家庭,为我提供了发展的平台,使我找到了奋斗的方向;感谢水工环这个大家庭,为我提了供知识的源泉,使我不断成熟进步。我的工作岗位是平凡的,但我会尽自己的力量,诚心诚意,尽职尽责,多一些勤劳,少一些唠叨,实实在在做人,兢兢业业做事,努力干好每一项工作,完成好每一项任务。

  地质人精神的火炬,永不熄灭!

  

DSC08359.JPG

DSC08178.JPG

DSC08220.JPG

DSC0828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