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当前时间: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信息

地勘资质管理改革带来的新挑战与机遇(——以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局对传统地勘队转型发展的 思考与实践为例)

时间:2017-11-27 15:24:19 作者:中国矿业报 点击:

  国家取消对地质勘查资质的审批,给现行的地勘工作运行管理方式带来挑战,也倒逼国有地勘单位加快探索新的运行模式和管理方式。这种地质勘查资质管理的改革,会给将来的地勘市场带来哪些新变化?地质勘查资质审批取消有哪些利弊?地勘队伍又将如何应对?这些问题,都成为各地质勘探单位深入思考的热点话题。

  一、对于各种挑战的判断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局面对这一新挑战,首先对自身拥有的各类企业资质进行摸底排查,对地勘市场即将出现的新形势和可能给企业发展带来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

  对此,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局局长蒋向明颇有感慨:地质勘查资质取消审批,地勘市场势必出现新的局面,各类所有制的地勘队伍将要进行一次重新“洗牌”。能够准确把握市场新常态,适应市场新需求的地勘队伍会生存下来,具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地勘队伍会抢抓机遇实现新的发展,而地勘能力处于劣势的队伍不加快转型发展,必将在新一轮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同时,对于投资方而言,对选择勘探队伍也有了更大的空间。可以说,国家地质勘查资质管理改革,取消对地质勘查资质的审批,是地勘队伍尤其是中央企业地勘队伍和地勘市场的一次“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变革。

  “从地勘工作的发展大势看,取消对地质勘查资质的审批,地勘市场会更加充分,能够激发勘查市场主体的活力,解决了地勘工作的市场化问题。”蒋向明局长对由此给传统地勘队伍带来的利与弊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而国家取消对地质勘查资质审批这一对地勘队伍和地勘市场管理的改革,符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监管作用的要求。中央企业地勘队伍目前大都依然是戴事业的“帽子”走企业的路子,从1978年开始改革走过了近39年,通过逐步推进主辅分离、瘦身健体、转型升级等深化改革措施,经营模式、发展方式发生了很大转变,但仍然没能从根本上改变体制机制不活、产业布局不明确、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向不清晰、发展后劲缺乏新动能的现实。

  蒋向明局长认为,资质是地勘单位重要的无形资产,曾经是地勘单位专业业务能力、技术装备水平、队伍整体素质的标志,同时也是对具有市场准入条件的地勘队伍参与市场竞争的保护,是维护地勘市场有序竞争设置的“篱笆”,而取消对地质勘查资质的审批,就是把这道“篱笆”拔掉,使未来地勘市场主体变得更加复杂与多样。一是非地勘企业将会聚集一批优秀人才,形成“新型”地勘队伍和资本进入市场;二是高平台、高知识、高水平的科研机构也将组织施工队伍,拥有最新研究成果掌握高端技术的先天优势,并且有的和一些矿山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进入市场;三是民营资本以及不同经济成分的“勘查单位”将涌现出来,过去小而散的施工队的人员和装备重新聚集,建立新的组合来分割本身就趋于市场萎缩的地勘市场这块蛋糕;四是降低了地勘队伍的准入门槛,曾经不具有资质但有一定能力的地勘队伍势必大量涌入,重新参与市场竞争;五是传统地勘队伍原本就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放开市场将打破过去按照资质等级占有市场领域的格局,形成传统地勘队伍相互之间新的竞争。由此,传统地勘项目一招标,数十甚至上百支队伍蜂拥而至去分一杯羹,激烈的竞争有时还有可能出现单纯压价获取项目的恶性竞争。

  新的市场化竞争与对传统地勘队伍保护“篱笆”之间的冲突形成新的矛盾,而且会存在一段时间,在短时期内没有了“篱笆”保护的传统地勘队伍将会面临新的考验。新旧地勘队伍在新的市场格局中经过市场竞争的比拼,背着沉重历史包袱并且成本压力过重、主业不明显、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一些传统地勘队伍就会养不起人,失去原有的竞争优势,丢掉原有的市场,最后只剩下一块牌子,重新走回“打工仔”的路子,低能的队伍还会丧失“打工仔”的资格。如果不能理性地面对这种新形势而进行积极有效应对,必然陷入新的发展困境,产生新的生存危机,发展举步维艰,一批传统地勘队伍在新一轮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将成为必然。

  对取消地质勘查资质审批的担忧,水文地质局也表明了自己的见解:一是地勘市场放开后,过去一些小的队伍没有门槛进入,地质勘查成果质量能否保证,有关机构对市场和队伍今后的评价、规范能否发挥刚性的制约作用;二是国有地勘单位由于历史原因,曾经为维持资质建设具有的必要的全套人员机构,如今变成沉重的包袱,在短时间内处于市场竞争的劣势,地勘队伍将凸显新一轮的职工“失业”的矛盾如何解决;三是失去资质的“篱笆”对地勘队伍和市场的制约,如何防止短时间内可能出现的无序市场竞争给项目招投标带来随意性,克服出现今天被“拉黑名单”,明天又改头换面重新进入市场的问题;四是取消地质勘查资质审批实际是管理体制的变革,防治出现新的地方保护色彩,地方政府与中央政策的无缝对接,相关配套政策能否跟进出台,对于过去国家以项目库作为业绩考量市场准入实力的中央地勘队伍,至关重要,是确保经济和社会职能按照各自的轨道和规律高效运行的必要条件。

  这些担忧,既体现了加快推进地勘单位深化改革的政治意蕴,又体现了新时代地勘单位转型发展的战略考量;既体现了深化改革中兼顾的经济与地缘环境政策考量,又体现了地勘市场主体利益交织再分配变得复杂与多样;既体现了对取消地质勘查资质审批,放开市场可能带来的众多变数和不确定因素的深层次思考,又体现了每个地质人道义上的坚守。对此,蒋向明局长在谈到地质勘查资质管理改革,取消资质审批后规范市场有序发展问题时建议:未来,由于地勘市场主体变得复杂与多样,以“鼓励发展+负面清单”模式引导地勘队伍有序竞争,规范市场运作。同时他表示,水文地质局注意到,国土资源部已经出台了相关规定,制定开展地质勘查的标准和规范,并督促地方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通过4项措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而这些都为今后规范队伍和市场有序竞争提出了要求,同时也亟需相关机构对地勘队伍的能力进行真实有效评价,对地勘工作的质量进行监督。

  二、应对的思路及实践

  水文地质局在思考中表现出既要面对挑战,更要积极去应对考验的乐观态度。他们意识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世界范围内孕育兴起,科技创新成为重塑世界经济结构和竞争格局的关键,而许多新兴产业已经跑出了高铁速度。对于地勘行业来说,传统模式已经不适合新时代发展的要求,“百局千队”的格局必将被“新型”地勘队伍的崛起和地勘市场竞争的新浪潮打破,传统的地勘队伍必须实现自觉自主地转型发展。

  水文地质局面对未来地勘市场可能出现的这一新格局,如何破解传统地勘队伍生存与发展的瓶颈,蒋向明局长认为,既不能产生困惑也不能盲目乐观,地质勘查新形势的出现利弊共存,利是长久的利益,弊是短暂的阵痛。只有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站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深入研究准确把握国家新政策带来的新形势,以积极的态度应对地质勘查市场的重大变革,要除弊兴利:一是过去政府对地质勘查资质的审批是纯粹的管理,市场化不明显,取消对地质勘查资质的审批,把地勘队伍能力行为作为评价标准,是对地勘单位的松绑,减少管理成本,活跃地勘市场,拥有更多优秀人才和更多先进技术的队伍参与竞争,能够拉动和刺激一大批优秀地勘队伍快速发展;二是放开市场是对传统地勘队伍的严峻挑战,更是通过市场倒逼传统地勘队伍尤其是央企地勘队伍进行体制机制根本性的改革,实现转型升级,防止因技术落后产能过剩被市场淘太或者边缘化;三是对于弱小的队伍会审时度势,主动退出市场,去做自己专长的业务,而对于大多数,尤其是在行业领先的地勘队伍,会全力以赴加强能力建设和品牌建设,更加注重成果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

  对于传统地勘队伍特别是中央企业地勘队伍,如何应对新变化,在新的市场形势下实现自觉自主地转型发展,水文地质局副局长段建华表示:要用新的思维新的理念去思考这一市场新变化,传统地勘队伍和“新型”地勘队伍在新的市场上的博弈,是成本、管理、技术、综合能力的大比拼,中央企业地勘队伍只有抓住新的市场机遇,才能保持市场地位。首先,强化科研能力和技术创新,更好地发挥专业技术优势的作用。其次,研究新的管理办法强化业绩整理,及时进行信息登记。第三,加大资信能力及品牌建设力度,提升社会美誉度,争取更大市场话语权。第四,在继续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的同时,向更高、更难、更深的发展方向进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精,在其他队伍尚无能力涉足的领域寻找增长点。同时,不能面面俱到、全面出击,要抱团取暖、缩紧拳头,瞄准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全力以赴,真正提升品牌的社会影响力和技术优势的竞争力,对仍然拥有和需要资质的产业领域做强做大做优。

  “要集中力量发展高端市场,只有在高、精、难项目中体现出独有的核心竞争优势,才能在资质取消审批后获得新的发展。”副总经济师符斌让同时也认为:地质勘查的低、中、高端市场是动态的,随着新的地勘队伍的进入,对于一些地勘队伍自身而言,原来界定的低端市场今天就可能变成中端市场,今天的高端市场明天也可能变成中端甚至是低端市场,这既取决于地勘市场的变化,也取决于地勘队伍自身的综合实力。所以,科技创新无止境,永远在路上,面对“新型”地勘队伍和资本的进入,更需要传统地勘队伍科技创新为引领,站在最新科技发展的前沿,掌握应用最新科技成果来壮大队伍、提升市场竞争力。

  蒋向明局长表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十九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也按下了“快进键”,有了清晰的时间表、明确的路线图。水文地质局面对地质市场新形势,必须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主动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更加自觉地贯彻新理念、领会新思想、树立新思维、谋划新布局,运用新时代绿色发展方式来思考和实践地质工作的改革发展问题;更加自觉地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把传统地勘队伍生存与发展问题放到新时代的大格局中来考量和解决,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谋发展;更加自觉地按照中国煤炭地质总局“11463”改革发展总体战略,落实水文地质局“1343”改革发展新思路,把牢发展方向、找准发展坐标、明确发展目标,以创新驱动为支撑,推动转型发展,努力把水文地质事业做强做优做大。

  我们看到,为应对新形势迎接新挑战,水文地质局进行的深入思考和工作实践,注重研究国家政策,紧密跟踪国内外地质工作发展的前沿,调整产业布局,创新发展思路,积极拓展新的主营业务。注册一个亿资本金新成立的中能化绿能科技公司,瞄准了可再生新能源积极进行市场开拓,同时华盛环境工程公司、绿寰地能空调公司、煤矿防治水公司等环保业务、新能源业务、绿色勘查业务得到迅速发展,这些产业和业务在全局经营总收入占有很大比重,具有新的市场竞争力。虽然说取消对地质勘查资质审批和市场放开对水文地质局也会造成冲击,但同时也是寻找新的发展思路的动力,带来新发展的机遇。

  “国家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就是地质工作的需要,就是水文地质局发展的需要。”蒋向明局长说,做好新时代地质工作,水文地质局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继续强化“大格局、大地质、大经营、大客户”的思维,把环境地质和清洁能源开发产业作为培育发展的重点,大力发展绿色能源科技产业,拓展地热能开发利用市场,培育和发展土壤修复和大气污染调查与治理产业,积极开拓生态环境治理,探索地勘产融结合新模式,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及地质灾害治理中积极作为。这就是水文地质局抢抓地勘市场新变化、新形势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进行的思考和工作实践。

  当前,水文地质局继续坚持“两个更加”,积极推动地勘工作更加紧密地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更加主动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具体地说,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新突破:一是做强水文地质勘查业,做大煤矿防治水产业。树立以“深度”换资源理念,重视华北地区开采深部煤层(下组煤)地质安全保障项目;二是瞄准大项目谋求大发展,把拓展矿山恢复治理市场、煤矿塌陷区的地灾治理和生态恢复作为今后的主业加快发展;三是加强地热能开发利用的科技研发,做强做优做大地热开发新型产业;四是加强新产业、新领域的技术创新,积极开展关闭煤矿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加强煤矿防治水技术、煤矿废水渗透墙处理技术、河流污染处理技术、河道生态修复美化技术、煤矸石处理技术5项关键技术攻关,全面拓展能源环保PPP项目生态环保业务领域;五是“打好”更要“打赢”蓝天保卫战,努力把“社会的需要就是央企的责任,也是水文局产业的发展方向”形成水文局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创造美丽生态环境的生动实践,在向社会提供优质生态产品同时,使水文局得到健康可持续发展;六是加强党建工作为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深化改革、党的建设”三项重点工作有机融合,推动水文地质事业健康、持续、和谐、跨越发展,满怀豪情迈向社会主义新时代。